今天來聊聊內斂與外放。

這兩個詞,簡潔易懂,互為反義。

內斂指的是∼

「內斂」。

=_________=

當然外放指的就是∼

「外放」。


(烏鴉飛過∼∼∼)

(拿衛生紙擦一下被路人打到流血的鼻子)


.......................

好啦∼我們認真講。

內斂跟外放指的不只是一種內在心態,也是外顯行為的表現。

至於哪種比較好,或是什麼時機要表現哪一面,

每個人的規矩跟準則都不同。

但是,一個人的預設(default)狀態,則是固定的。

怎麼造成這樣的預設狀態存在,眾說紛紜,

有人歸因於從小生長環境及家人影響。

也有學者認為在胚胎發育的時候,即已決定一個人的內在實際心性。

這種傾向,在一個人初到一個新的環境、認識新的人時最為明顯。

光是所謂的「新環境」,內斂跟外放的人就會有很大的差別定義。

在內斂的人眼中,很容易就將情境轉換認為是「新環境」,因此表現較為沈穩。

說白了,就是隱藏實力,凡事以對方的話題為主題,順著對方的思緒走。

這倒不是奸巧,而是內斂的人適應環境的方式。

內斂跟內向可以有相關性,但並不是絕對。

內向的人也許內斂、內斂的人不一定內向。

沒錯,這是繞口令。

這兩種個性傾向,並沒有好壞之分,

雖然說「互為反義」,卻可以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



這讓我想到我最喜歡看的Discovery頻道,

在自然界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其實拿到人類來看也是一樣。

在兩軍相逢時,一定會大張旗鼓要給對方下馬威。

我叫這個「打腫臉充胖子」

就正面的觀點來看,叫做「幫助對方在最短的時間內瞭解自己」

當然軍事上叫做「讓對方知難而退」

從另一面來看,就變成「要不得的自我膨脹」

最常遇到的,就是聽到一群男人湊在一起時,開始討論自己當年當兵的時候多勇猛。

先生,真的這麼猛,請表演一下嘴巴含手榴彈然後把引信拔掉。


那跟兩隻生長在沙漠中的蠍子相碰時,

極力張大自己的兩螯,希望對方在開打前先認輸,

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這樣講起來,好像「外放」是不好的。

並不盡然。

在很多場合需要外放的人來銜接氣氛,外放的意思有點弔詭,它同時可以代表著善意的外向,卻也代表著私意的炫耀。

我來老王賣瓜一下。

「從前」打籃球的時候,最喜歡那種還沒上場前就在那邊炫耀自己多強多強的人。

最好是穿著最新耐吉氣墊籃球鞋,一雙四五千的那種,然後全身NBA服裝的。

我在高二的時候綽號叫做A式快攻。

我就等你上來看你幾斤幾兩重。

然後抓你投球的時間差,在你球已經離手救不回來後,幫你把球送到10公尺外的排球場去。

不過我自己也覺得有趣,這樣究竟是內斂、還是外放? ^_^

我相信兩種個性根據時、人、地來運用,應該是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做到的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son杰森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