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從事過資訊業(嵌入式系統整合)、電子業(IC設計、消費型電子產品),

一直有同事、客戶或廠商告訴我,澳大利亞不是一個可以開拓的市場,除了它「孤立」在南太平洋,把台灣或中國大陸生產的產品運送過去得要相當的運輸成本外,

最常聽到的,就是澳洲的電腦3C產品普及率跟位於其中部的地貌一樣,是個資訊沙漠。

誰說的?!

不論是在哪一家公司,當時都一直建議能夠花些時間跟澳大利亞的潛在客戶聯繫,因為既然許多廠商認為那兒是資訊沙漠,那就表示只要在那裡打開市場,不會有太多人跟你搶食那塊不小的大餅(雖然人口數不多,但澳大利亞國土面積可是接近美國本土)。

甚至到了澳大利亞去做實地考察後,確認當地市場真的相當適合某些資訊產品進入,如果稍微加以行銷,一定可以為公司博得忠實的顧客群,因為澳洲人跟美國人的消費習慣相當類似,只要他對一個品牌產生認同感並且進行購買後,除非這產品或品牌出了大紕漏,否則你是很難要他下次換個牌子用的。

可惜後來還是沒有機會把產品推廣到這塊大陸上去。



今天在網路上看到了這則報導,
心裡相當驚喜,因為總算有一個比較具公信力的調查機構針對之前我想要證明的市場進行實驗性研究,其中,「根據由互聯網調查公司Yahoo!7委託進行的,就全球家庭使用科技產品的情況調查表明,澳洲家庭所擁有的手機,數碼相機,電腦和電視機數量都排名世界第一」讓我又驚又喜。

調查中的手機、數位相機、電腦和電視機講的都是commodity的資訊家電,如果你是資訊業的PM、Marketing或Sales,趕快跟老總爭取到澳大利亞試試看吧!

還有很多Peripheral的產品是澳大利亞當地所需要卻缺乏的!

至少在當地看到的jogger,幾乎每個人身上一定都配戴著iPod或是其他廠牌的MP3(iRiver/SONY/Creative),以這為中心發散,你就可以想到有多少衍生性商品可以進入販售囉!

報導原文:

愛用科技產品的澳洲人,正越來越離不開這些科技產品了。我們對於科技產品和網際網路的依賴,導致一種“永不停歇”的文化。調查顯示,我們使用的電子郵件,手機和可擕式音樂播放器令我們可以在一天24個小時內完成43小時的活動.

該調查對4780位澳洲人進行了訪問,發現由於同一時間可以完成多項任務的發生率據高不下,每人平均每天要花16個小時一邊打手機,一邊玩電腦遊戲,還要看電視,閱讀,上網。這與其和朋友,家人在一起的時間相比,要多出6小時,並且也超過了每人每天20.3小時的工作,上下班做家務,以及睡覺的時間。

根據由互聯網調查公司Yahoo!7委託進行的,就全球家庭使用科技產品的情況調查表明,澳洲家庭所擁有的手機,數碼相機,電腦和電視機數量都排名世界第一。

目前每三名澳洲人中就有兩名會選擇上網進行大額購物,八成的澳洲人認為科技使他們和自己的家庭保持聯繫。這些數字都高於世界平均水準。

不過雖然有那麼多澳洲人擁戴科技產品,但他們還是擔心會成為科技的奴隸。

對16個國家進行此調查的OMD公司戰略總監Kate Gunby 稱“現在,人們正在尋求某種方式以取得平衡。除了一天到晚對著螢幕,他們還會找另外的事情做。”

有超過六成的被訪者認為共進晚餐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很重要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son杰森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