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車歸騎車,雖然說沒有人騎車在規劃要吃什麼,只會帶一些巧克力在血糖過低時緊急補充體力(對∼我知道有PowerBar這種東西,但是這東西是有錢人在吃的,不適合我)。

但是你知道,早上十點出門騎車,遇到的第一件事是,早餐只吃了一顆荷包蛋,中午又「順便」因為在騎車所以省掉了。

騎到周庄的時候,兩個人真的都餓了。

當我在忙著取景拍照的時候,我才知道有人已經在注意中午要吃什麼了。

嗯,對,也該吃飯了∼∼∼

「What do you wanna have for lunch?」Vytas問我。

此時我瞥見路邊兩家比鄰的小吃店,直接問他,要不要直接這邊吃。

因為我不喜歡去那種專門開給觀光客吃的餐廳,又貴又不一定好吃。

要嘛就吃他們當地人會吃的小店。



我們兩個一致把票投給了店門口正在冒著蒸籠蒸氣的湯包店,這讓我想到台灣之前(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在流行,還是像葡式蛋塔一樣已經銷聲匿跡了)流行的50元Pizza,店門口會故意裝噴出蒸氣的風管,用來觸動往來人們的食慾。

其實這是一個相當成功的行銷手法,這次去參展才知道,那是一種特殊的風管,是用來加濕某些工作場合用的,這些商人懂得利用這樣的設備,用在原本毫無相關的路邊店面來讓人聯想到熱呼呼的Pizza,只能說是腦筋動得非常快。

我原來一直以為那個蒸氣是從做Pizza的烤爐引出來的,只是很納悶哪有那麼多Pizza在做,又奇怪為什麼那些噴出來的氣一點Pizza香味都沒有。

離題。

走進湯包店,果然是當地人吃的,因為沒看到觀光客在裡頭,我們直接問老闆有哪些蒸的東西,然後,你看到了,最上面的是我們兩個票選第一名,滋味不下去年我在上海吃的天津狗不理跟前年在永康街吃的鼎X豐。

人家只是一家路邊的小吃店喔....

這又一次證實了我的「理論」,在這邊吃東西,一定要吃當地人自己吃的店。

雖然人家說周庄有名的是豬腳,可我們兩個看到豬腳就沒胃口,畢竟是出來鍛鍊身體的,吃了那個負擔會太大,回程可還有一段路要騎。



除了點了裡面肉汁超多的鮮肉湯包,我們還點了一籠蒸餃跟一籠糯米燒賣。

我覺得他們很敬業的地方是,這麼一家小小的普通的小吃店,三種不同的菜色,真的都是不同的材料,不會像有些店,蒸餃跟水餃甚至燒賣用的竟然可以是同一種皮跟餡料,有夠扯。

蒸餃的皮相當有彈性,有一定的厚度,吃起來清爽不油膩。



糯米燒賣的特色在於裡面的糯米,是先用醬油炒過的,有點像台灣做北部肉粽時準備裡面內餡的糯米一樣,不過因為是用蒸的,所以一點也不油,而且有醬油的香味不斷地隨著熱騰騰的蒸氣冒上來。



有沒有看到「冒上來的蒸氣」?

因為我自己不好拍,所以幫Vytas來了一張,拍完後我們兩個看著照片在大笑。

他還點了一瓶啤酒,一直要我跟著喝,因為他們習慣吃飯要喝啤酒,我跟他說,運動酒精會擴散得快,我怕喝了我騎不回去,結果他老兄很寶,拿著倒好的啤酒,跟手上只有筷子跟湯包的我說cheers∼∼∼

還每杯都講一次。

是怎樣,我知道運動熱熱的喝冰涼的啤酒很爽啦∼可是我就不是喜歡喝酒的人啊∼∼∼


紅酒除外啦.....

不過我篤信的是,下次要叫我再騎來回一百去周庄,這家店的湯包會是唯一誘惑我的地方∼∼∼∼


延伸閱讀:
單車騎乘100公里@中國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jasonmisha/3/1283750087/2007040808421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son杰森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