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思考自己的職場生涯規劃,

一年後是什麼樣
三年後會怎麼樣
五年後要怎麼樣

人家說「庸人自擾」,應該就是說我這種沒事找事做、又怕閒閒沒事做的人



昨天聽到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話語,

真的是緣分,

「做人要有踏實感,不要只有成就感;踏踏實實的做人,心中多舒服。


可能有些朋友知道這句話是從哪裡來的,
不過它的出處並不重要,
重點在它的寓意∼

踏實感跟成就感,乍看之下好像沒有關連性。

踏實感跟投機取巧應該是反義;
而成就感應該跟挫折感是反義。

這就是這句話有趣以及含意深遠的地方。



我相信如果你跟我一樣「正需要」這句話語的叮嚀,那麼你肯定會像我昨天聽到這句話語時一樣,

一股酸麻從背脊往腦門竄上來。

怎麼老天知道我現在正在想這事情...

為什麼踏實感跟成就感會放在一起,
我自己的感覺是

當我們汲汲營營地追求自己設定的目標時,
常因為那股希望成功的慾望作祟
導致自己急就章

也許事情完成了,你也達成目標了,
但是實際上卻沒有學到什麼東西,

這是為了追求事情做完的「成就感」,而犧牲掉了一步一腳印的「踏實感」∼



你應該也有這樣的經驗吧?

自己是一個做事情要求很細節的人,有朋友說那是追求完美、也有人諷刺說是龜毛,

其實我只是覺得,可以做好的事情,為什麼要敷衍自己?

在剛出來社會工作的時候,這樣要求高規格產出的習慣(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說是個性),讓自己吃了一陣子苦頭;因為每天處理的事情越來越多,漸漸地發現光是要求結果符合自己的要求,而不是思考改善自己做事的邏輯或是方式,很快的就會遇到瓶頸。

這瓶頸不用主管要求,你自己就會碰到了。

症狀是:

怎麼做了一整天,感覺事情沒做幾件,明明很專心在做啊∼
隔天主管就當大家的面把你K在牆上,質問你為什麼做了一天的事情,還到處出錯∼

「怎麼可能出錯,我可是高標準的人耶!」很多人在被主管念的時候,心裡面可能都這樣咕噥著。

沒錯,就是因為你自以為高標準,當你遇到能力的上限時,只想著怎麼樣把手頭上做不完的事情做完(有沒有看到?都已經說是「做不完」了,還死鴨子嘴硬)

問題在哪?

癥結並不出在事情多少,而在於你怎麼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去達成任務。

踏實感跟成就感是互斥嗎?

當然不是,前面就說了,踏實感的反向是心虛不實、成就感的相反是挫折感。

所以,讓我們先求踏實,把馬步蹲穩來,再求成就感吧。

(我以前常說,要把馬步蹲得穩,才能讓自己跳得高)

或是說,當你心中踏實,成就感將會不求自來∼ :)

跟你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son杰森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